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其他> 课后习题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Ⅰ.小明设计了右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2)

Ⅰ.小明设计了右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①加热②通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Ⅱ.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小明又设计了右图2所示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

(1)当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时,可分离得到______.

(2)然后关闭活塞a,再打开活塞b,可分离得到______.

Ⅲ.对于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氧化铜已全部反应完),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

②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

【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Cu外还可能含有Cu2O.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______
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
Ⅰ.小明设计了右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
答案
暂无答案
更多“Ⅰ.小明设计了右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2)”相关的问题

第1题

(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2)用过氧化

(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若观察到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还可得出有关一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查

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小华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铁的氧化物

Fe2O3

Fe3O4

FeO

颜色

物理性质

不能被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

不能被磁铁吸引

化学性质

可溶于酸

常温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但不生成气体

【提出猜想】(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上图的实验,该实验中,小明加入的X溶液是____;实验过程中操作Ⅰ是____这个实验基本操作。

小华根据小明的实验认定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

(2)小华根据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猜想,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____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____

猜想①正确

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猜想②正确

____

____

猜想③正确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②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

【得出结论】黑色粉末A是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

小华想测定黑色粉末A中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8g黑色粉末A加入5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7.8g,则该黑色粉末A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7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一瓶BaCl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从试剂瓶中

(7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一瓶BaCl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试剂瓶中取出10gBaCl2溶液于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2)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滴加AgNO3溶液,直至____为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滴加AgNO3溶液时,滴管要保持____,不要接触器壁,用毕立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3)右图所示的过滤装置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用文字叙述加以改正。

____;____。

用改正后的装置对(2)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4)把过滤得到的沉淀物移到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充分干燥后称量,沉淀物的质量是2g,则BaCl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4分)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
(4分)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

(4分)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填数字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 ②物质的种类 ③原子的种类

④分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分子的数目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四位同学设计了如 下A、B、C、D四个实验,并按右图实验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观察到B、C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某同学认为B、C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填“是”或“否”)正确;而A、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7分)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

(7分)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连接仪器,并____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____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

____

有二氧化碳产生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即试管内的残留固体究竟是:NaOH 、Na2CO3Na2O中的哪一种?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 ℃;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 ℃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390 ℃沸腾不分解;

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____。(填化学式)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今年5月,我市各校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一些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

今年5月,我市各校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一些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标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2)小红同学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用图甲中的______和______装置(填装置对应的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收集氧气后,小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小东同学用稀盐酸、石灰石和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检验CO2的性质,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但燃烧着的蜡烛却没有熄灭,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5分)(1) 右图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气体C的名称是____。(2)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__________ ,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3) 2011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_____(填序号)。①农业生产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冼衣粉④将海水淡化⑤用淘米水浇花⑥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红旗中学2009级三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探究I: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吗?小娟同学用菜豆种

红旗中学2009级三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

探究I: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吗?

小娟同学用菜豆种子为材料,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玻璃棒由上至下的A、B、C三粒种子,均为饱满且具有完整活性的胚,杯内为清水,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只有种子B萌发.

(1)种子A不萌发B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2)种子B萌发C不萌发,种子C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探究II:叶片背面和正面的气孔数目一样多吗?

小鹏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如图2),立即观察并比较叶片背面和正面气泡数目的多少(气孔是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根据气泡数目多少可以判断气孔数目多少).

(1)如果气泡数目背面与正面的相等,说明叶片背面与正面的气孔数目______.

(2)如果气泡数目背面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______.

探究III:小兰为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如图丙).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

(2)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l1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1)
(l1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1)

(l1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 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____(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装置D的质量

装置E的质量

反应前

292.4g

198.2g

反应后

296.0g

201.5g

①装置C中出现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CO和H2还原了CuO。 .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4,且CH4也还原了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____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E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____(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CO2和H2O;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上图装置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CH4也还原了CuO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____(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的问题:[查资料](1)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查资料](1)、碳酸氢钠(NaHCO3)加热分解产物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以及水.

(2)、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设计实验](1)、小红同学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粉末)来制取氧气,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时,你认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请你告诉小红同学你选用该装置的理由:______,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2)、小方同学认为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时有优点:(请你写出一点)______.

(3)、小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除了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外,还可以加热固体碳酸氢钠的方法来制取,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__.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应: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根据反应的原理和反应条件以及所制气体的有关性质来选择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交流与反思]在第3个实验中要证明仍有少量反应物NaHCO3未完全分解,应进行如下的实验:

所用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将装置A与F相连并加热剩余的反应物F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

F中的反应化学方程: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______

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E、F。先在装置E中放一个用空气充胀的气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倒入E装置后,出现如F装置实验现象。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