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其他> 课后习题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化学课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CO↑+CO2↑+3H2

某化学课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某化学课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CO↑+CO2↑+3H2O,小明同学为了验证草酸的分解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检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化学课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

(1)能证明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和____。

(2)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

(3)小明同学将C装置换为如下图所示装置,优点是:____

某化学课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

答案
暂无答案
更多“某化学课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CO↑+CO2↑+3H2”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
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 ==3Cu(NO3)2+2NO↑十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装置如下)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2)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

(3)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收集装置是____。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可知:NO让人欢喜让人忧。请另仿写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的问题:[查资料](1)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查资料](1)、碳酸氢钠(NaHCO3)加热分解产物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以及水.

(2)、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设计实验](1)、小红同学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粉末)来制取氧气,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时,你认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请你告诉小红同学你选用该装置的理由:______,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2)、小方同学认为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时有优点:(请你写出一点)______.

(3)、小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除了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外,还可以加热固体碳酸氢钠的方法来制取,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__.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应: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根据反应的原理和反应条件以及所制气体的有关性质来选择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交流与反思]在第3个实验中要证明仍有少量反应物NaHCO3未完全分解,应进行如下的实验:

所用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将装置A与F相连并加热剩余的反应物F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

F中的反应化学方程: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1)请你判断:表中X是,Y是;(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1)请你判断:表中X是____,Y是____;

(2)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____;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Y

21%

15%

CO2

0.03%

3.68%

H2O

0.02%

5.44%

其它

0.95%

0.88%

(3)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其原因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化学晚会上,某老师表演了一个小小的魔术“空瓶生烟”,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NH3),抽开毛玻璃片,

化学晚会上,某老师表演了一个小小的魔术“空瓶生烟”,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NH3),抽开毛玻璃片,一股白烟立即出现在你的眼前,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揭开这谜,进一步交流讨论.

(1)这魔术体现了分子______这一重要的性质.

(2)“烟”主要是由固体小颗粒聚集而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很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______.

(3)上网查阅白烟的成分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氯化铵(NH4Cl),形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______肥(填“氮”“磷”“钾”),此化肥不能与______混合使用.

(4)通过实验测定,该白烟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小组成员马上摇头表示怀疑,氯化铵是一种盐,不是酸,其水溶液怎么会显酸性呢?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给以反驳吗?

答: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Fe3O4一种黑色粉末,又称磁性氧化铁,它的组成可写成FeO·Fe2O3。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黑色粉末是否

Fe3O4一种黑色粉末,又称磁性氧化铁,它的组成可写成FeO·Fe2O3。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黑色粉末是否由Fe3O4、CuO组成(不含有其它黑色物质)。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假设1. 黑色粉末是CuO;假设2. 黑色粉末是Fe3O4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⑴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所得溶液显血红色,则假设_________成立。

⑶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产生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假设3成立。

有另一小组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O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

查阅资料: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

⑷为探究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产生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假设2成立;若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假设3成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4分)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
(14分)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

(14分)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____(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OH)2==CuO+H2O CuCO3==CuO+CO2

③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1)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____正确;

(2)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____正确;

(3)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____、____(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 C中的现象____。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的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下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图示从A点到达B点时的固体质量差,求被分解的氢氧化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5)通过计算可得32.0g固中C元素和H元素的质量比=____。

(6)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确定课题 B.查阅文献 C.形成观点搜集资料 D.咨询 E.搜集

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确定课题

B.查阅文献

C.形成观点搜集资料

D.咨询

E.搜集资料

F.实地考察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2012?河南)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
(2012?河南)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

①只有Zn(NO32②Zn(NO32、AgNO3③Zn(NO32、Cu(NO32④Zn(NO32、Cu(NO32、AgNO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____Zn+2HCl═ZnCl2+H2____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车间正在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得知某零件第n道工序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mm)为Tn=20.000,TL=19.99l。通过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131。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工序能力指数为()。

A.0.67

B.1.00

C.1.33

D.1.15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l1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1)
(l1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1)

(l1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 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____(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装置D的质量

装置E的质量

反应前

292.4g

198.2g

反应后

296.0g

201.5g

①装置C中出现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CO和H2还原了CuO。 .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4,且CH4也还原了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____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E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____(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CO2和H2O;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上图装置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CH4也还原了CuO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____(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 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 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用__________装置收集氨气。(填写字母)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