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生物科学> 生物教学论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双链DNA产生DNA片段长度的分析适合构建物理图谱,因为:

A.哪怕只用一种限制酶,DNA的线性化也允许直接确定限制性片段的顺序。

B.内切酶在等距离位点切割DNA,产生了机体特异性的片段长度。

C.DNA的线性化意味着限制性片段长度加起来的总和等于DNA的总长度,凭借双酶切产生的重叠片段可建造明确清楚的物理图谱。

D.这些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活性,以某种特异性方式被限制。

E.这种技术同时提供核苷酸顺序方面的广泛信息。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双链DNA产生DNA片段长度的分析适合构建物理图谱,因为: A.哪怕只用一种限制酶,DNA”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温和噬菌体P4的DNA是线状双链分子,长11.54kb,具粘性末端。用Bam限制酶完全酶解得到长度为6.4、4.1、1.0kb的片

温和噬菌体P4的DNA是线状双链分子,长11.54kb,具粘性末端。用Bam限制酶完全酶解得到长度为6.4、4.1、1.0kb的片段。用Bam部分酶解得到长度为10.5、7.4、6.4、4.1和1.0kb的片段。用DNA连接酶获得的环状P4DNA可以用Bam酶解得到长度为6.4和5.1kb的片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从λ噬菌体提取的DNA是线形双链的,但具有长达12核苷酸残基的以5'-P结尾的单链互补末端(粘性末端)。将此λD

从λ噬菌体提取的DNA是线形双链的,但具有长达12核苷酸残基的以5'-P结尾的单链互补末端(粘性末端)。将此λDNA:①用细菌碱性磷酸酯酶处理;②用γ-32P-ATP(腺苷三磷酸)和多核苷酸激酶处理;③让它在0.1mol/L的NaCl溶液中在5℃下以低浓度放置一星期,使分子环化;④用DNA连接酶处理;⑤用脾磷酸二酯酶和微球菌核酸酶处理。酶解产物再用层析分离鉴定,发现惟一的放射性产物是32P-鸟苷-3'-单磷酸。从这些发现可得到什么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重组DNA片段获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

A.从细胞核中直接分离

B.染色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

C.反转录法

D.化学合成法

E.转染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胰DNase是一种对双链及单链DNA都有很强作用的核酸酶,但它极少会将DNA水解成单核苷酸。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或DNA
起始浓度的减小,即使酶与DNA的比例不变,对酶解有抗性的DNA比例随之减小。如果酶解是在悬浮于大量缓冲液中的透析管(即小分子能通透但DNA不能通透的半透性管子)中进行,水解能彻底完成。试作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通常,大分子溶液的粘度1随着分子量和分子长与宽之比而增加。若加入DNase,则DNA溶液粘度随时间而降低,因为DNA
双链被切断。而单链切口对粘度没有影响。假定单链切口数随酶解时间而呈线性变化。试作图表示:A.双链线状DNA分子;B.双链环状DNA分子粘度随时间的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分离到一种突变型噬菌体,其DNA具有以下性质:(1)从该噬菌体提取的DNA沉降时表现为单一组分(A结构),其沉降系

分离到一种突变型噬菌体,其DNA具有以下性质:(1)从该噬菌体提取的DNA沉降时表现为单一组分(A结构),其沉降系数不大受离子强度的影响;(2)A分子不与甲醛反应,且吖啶类化合物使其粘度增加而使沉降系数下降;(3)在pH12.5条件下沉降时表现为两种组分,沉降快的组分的量是慢的组分的两倍(根据吸收值测定);(4)若将A加热至低于解链温度10℃再迅速冷却,可得到B和C两种组分,其沉降系数不同;但若慢慢冷却,则只得到一种沉降组分,且其沉降系数与A相同;(5)用核酸外切酶Ⅲ对A进行部分酶解,再退火,则产生D结构,其沉降系数高于A;(6)D用DNA连接酶处理,产生E,E在碱性条件下沉降表现为单一组分,其沉降速度比较大且变性的A至少快四倍;(7)当poly(G)加入热变性的A中,在CsCl密度梯度中发现两条浮力密度不同的带;(8)若A用连接5'-P和3'-OH和DNA连接酶处理,再通过多核苷酸激酶做32P末端标记,然后酶解至单核苷酸,发现两种放射性核苷酸dAMP和dGMP。若在标记后酶解前将该链打成片段,则发现标记的dGMP与结合有较多poly(G)的那条链结合。该噬菌体DNA具怎样的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关于拓扑异物酶的作用正确的是()

A.复制时解开DNA双螺旋

B.松解DNA解链时产生的扭曲张力

C.切断一股链时需ATP

D.参与辩认复制起始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Ⅱ类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链,可能产生

A.带5"羟端的黏性末端

B.带3"磷酸端的黏性末端

C.5"端突出型黏性末端

D.3"端突出型黏性末端

E.平末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DNA切割,有时会出现拖尾现象,即酶切不充分,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对两个单倍体的面包酵母菌株进行比较,菌株1(交配型α)来自北美,菌株2(交配型a)来自欧洲。用单一的

对两个单倍体的面包酵母菌株进行比较,菌株1(交配型α)来自北美,菌株2(交配型a)来自欧洲。用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将DNA线性化后,在凝胶电泳上将DNA分开。菌株1的样品出现两条带,一条很大,另一条很小;菌株2的样品产生两条中等大小的条带。如果运用标准的二倍体出芽方法分析,在二倍体细胞以及细胞所产生的四分子中会得到什么结果(酶切片段是什么样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用HindⅢ限制酶处理某DNA大分子,得到一个DNA片段。该酶作用于如图2-3-50A中箭头所示的特定碱基顺序。为测定每

用HindⅢ限制酶处理某DNA大分子,得到一个DNA片段。该酶作用于如图2-3-50A中箭头所示的特定碱基顺序。为测定每条链的顺序,将5'-末端用32P标记(通过多核苷酸激酶催化的反应),再用Maxam-Gilbert序列法测定。切得片段的混合物经电泳后可得到如图2-3-50B所示的图谱(图中迁移方向为自上而下,片段越小移动距离越远)。仔细观察一下电泳图谱,回答下列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