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热力学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对于下列平衡体系:C(s)+H2O(g)====CO(g)+H2(g),Q为正值。

对于下列平衡体系:C(s)+H2O(g)====CO(g)+H2(g),Q为正值。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对于下列平衡体系:C(s)+H2O(g)====CO(g)+H2(g),Q为正值。”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对反应C(s)+H2O(g)=CO(g)+H2(g),∆rHθ(298.15K)=131.3KJ.mol-1。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对反应C(s)+H2O(g)=CO(g)+H2(g),∆rHθ(298.15K)=131.3KJ.mol-1。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为了增加C(s)和H2O(g)反应中生成的H2(g)的产率,我们普遍应用了一个称为“水-汽转换反应”的辅助反应,水-汽转

为了增加C(s)和H2O(g)反应中生成的H2(g)的产率,我们普遍应用了一个称为“水-汽转换反应”的辅助反应,水-汽转换反应如下:

此反应在大约1100K时,=1.00。

以下给出了1100K时反应中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CO:1.00mol,H2O:1.00mol,CO2:2.00mol,H2:2.00mol

当平衡后,哪种物质的物质的量较初始值有所增加,哪种有所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为了增加C(s)和H2O(g)反应中生成的H2(g)的产率,我们普遍应用了一个称为“水一汽转换反应”的辅助反

为了增加C(s)和H2O(g)反应中生成的H2(g)的产率,我们普遍应用了一个称为“水一汽转换反应”的辅助反应,水一汽转换反应如下:

此反应在大约1 100 K时,Kθ=1.00。 以下给出了1 100 K时反应中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CO:1.00 mol,H2O:1.00 mol,CO2:2.00 mol,H2:2.00 mol 当平衡后,哪种物质的物质的量较初始值有所增加,哪种有所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对于某反应2A(g)==B(s)+C(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可以使反应向正向移动的措施是()。

A.增加系统的温度

B.增加A物质的分压

C.增加C物质的分压

D.降低A物质的分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煤和由煤与水蒸气反应[C(s)+H2O(g)=H2(g)+CO(g)]而得的水煤气(CO与H2等物质的混合物)都可用做燃

煤和由煤与水蒸气反应[C(s)+H2O(g)=H2(g)+CO(g)]而得的水煤气(CO与H2等物质的混合物)都可用做燃料。设煤含碳80%,其余可燃成分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以水煤气代替煤作燃料的优点。(提示:在任何能量转换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能量变成热而扩散到环境中。例如,欲往某体系输入xkJ的能量,实际上提供的热量要远多于该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用氧化值法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a)SiO2(s)+Al(s)→Si(s)+Al2O3(s) (b)I2(s)+H2S(aq)→I

用氧化值法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a)SiO2(s)+Al(s)→Si(s)+Al2O3(s) (b)I2(s)+H2S(aq)→I-(aq)+S(s)+H2O+(aq) (c)H2O2(aq)+I-(aq)+H3O+(aq)→I2(s)+H2O(l) (d)H2S(g)+O2(g)→O2(g)+H2O(g) (e)NH3(g)+O2(g)→NO2(g)+H2O(g) (f)SO2(g)+H2S(g)→S8(s)+H2O(g) (g)HNO3(aq)+Cu(s)→Cu(NO3)2(aq)+NO(g)+H2O(l) (h)Ca3(PO4)2(s)+C(s)+SiO2(s)→CaSiO3(l)+P4(g)+CO(g) (i)KClO3(s)→KClO4(s)+KCl(s)(提示:歧化反应可方便地从反方向进行配平)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制造水煤气CO(g)+H2(g)时,需轮换向炽热的碳中分别鼓入水蒸气和空气,交替发生下列二反应: (1)c(s)+H2O(g)=C

制造水煤气CO(g)+H2(g)时,需轮换向炽热的碳中分别鼓入水蒸气和空气,交替发生下列二反应:

(1)c(s)+H2O(g)=CO(g)+H2(g),=134kJ·Mol-1

(2)C(s)+O2(g)=CO2(g),=-393kJ·Mol-1

试根据化学平衡原理说明鼓入空气的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已知下列物质的值: C2H4(g) O2(g) CO2(g) H2O(l) Zn(s) ZnO(s) 68.15 0 -394.359 237.13 0 -318.3

已知下列物质的值:

C2H4(g) O2(g) CO2(g) H2O(l) Zn(s) ZnO(s)

68.15 0 -394.359 237.13 0 -318.3

在298.15K和标准状态下从下列反应最多各能获得多少有用功?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a)Mg3N2(s)+H2O(l)→ (c)2NaN3(s)→ (d)I2(s)+HNO3(

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a)Mg3N2(s)+H2O(l)→

(c)2NaN3(s)→ (d)I2(s)+HNO3(aq)→ (e)Pt(s)+H3O+(aq)+NO3-(aq)+Cl-(aq)→

(g)PCl3+H2O(l)→

(j)SnS2(s)+Na2S(aq)→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反应的ΔfGθ[CO(NH2)2(s)]=-197.15kJ/mol,查其它物质的热力学数据并计算出298K时反应的Kθ。CO2(g)+2NH3(g)=H2O(g)+CO(NH2)2(s)()

A、0.514

B、0.315

C、0.413

D、0.614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完成并配平下列用于定性分析的反应方程式: (a)As2O3(s)+Zn(s)+HCl(aq)→ (c)AsH3

完成并配平下列用于定性分析的反应方程式: (a)As2O3(s)+Zn(s)+HCl(aq)→

(c)AsH3(g)+AgNO3(aq)+H2O(1)→ (d)HgCl2(aq)+SnCl2(aq)→ (e)Hg2Cl2(s)+SnCl2(aq)→ (f)Bi(OH)3(s)+[Sn(OH)4]2-(aq)→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