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马歇尔实现了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

A.错误

B.正确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马歇尔实现了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资产阶级正统经济学是指19世纪初的李嘉图经济学到19世纪末的马歇尔的经济学.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经济学地租理论-马歇尔、庇古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

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B.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C.凯恩斯的《通论》

D.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新福利经济学是以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为根据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经济学中组织的概念最初的提出者是()。

A.克拉克

B.马歇尔

C.亚当斯密

D.梅森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因对“最适课税理论”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A.马歇尔

B.米尔利斯

C.科斯

D.希克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当代宏观经济学创始人是()。

A、马歇尔

B、凯恩斯

C、费雪

D、费里德曼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这句话表明中国共产党A.找到

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这句话表明中国共产党

A.找到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C.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这句话表明中国共产党()。

A.找到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B.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D.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探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凯恩斯革命的前提颠覆了古典经济学重视生产的观点,开始重视消费。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在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主要是由供求曲线来说明的。()
在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主要是由供求曲线来说明的。()

A.对

B.错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