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内 1.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经·唐风·山有枢) 2.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解释下列各组词 内 1.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经·唐风·山有枢) 2.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3.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4.内君子而外小人。(周易·泰·彖) 5.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解释下列各组词 内 1.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经·唐风·山有枢) 2.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贼 1.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论语·先进) 2.宣子骤谏,公患之

解释下列各组词 贼 1.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论语·先进) 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左传·宣公二年) 3.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史记·刺客列传) 4.小儿辈遂以破贼。(晋书·谢安传)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修 1.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尚书·禹贡) 2.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

解释下列各组词 修 1.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尚书·禹贡) 2.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范仲淹:岳阳楼记) 4.掌修国史。(新唐书·百官志) 5.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袭 1.在父母舅姑之所,……寒不敢袭,痒不敢搔。(周礼·内则) 2.故袭天禄,

解释下列各组词 袭 1.在父母舅姑之所,……寒不敢袭,痒不敢搔。(周礼·内则) 2.故袭天禄,子孙赖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3.同姓袭是迹而动。(贾谊:治安策) 4.齐侯袭莒。(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5.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屈原:九歌·少司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穷 1.夫处穷间阨巷,困窘织屦。(庄子·列御寇) 2.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

解释下列各组词 穷 1.夫处穷间阨巷,困窘织屦。(庄子·列御寇) 2.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尚书·微子之命) 3.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上) 4.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荀子·大略) 5.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周易·说卦) 6.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求 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2.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战国策·

解释下列各组词 求 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2.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战国策·齐一)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5.造祸而求福。(史记·刺客列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知 1.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2.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

解释下列各组词 知 1.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2.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 3.子产其将知政矣,让不失礼。(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4.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5.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操 1.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九歌·国殇) 2.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指政治主张)

解释下列各组词 操 1.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九歌·国殇) 2.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指政治主张)多异故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主操名利之柄而能致功名者,数也。(商君书·算地) 4.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5.使与之琴,操南音。(左传·成公九年) 6.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徒 1.颜路请车以为之椁,孔子不予,为大夫不可以徒行也。(论衡·问孔篇)

解释下列各组词 徒 1.颜路请车以为之椁,孔子不予,为大夫不可以徒行也。(论衡·问孔篇) 2.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国语·越语上) 3.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是鲁孔丘之徒与?(论语·微子) 5.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微 1.其文约,其辞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

解释下列各组词 微 1.其文约,其辞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汉书·匈奴传) 3.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式微式微,胡不归。(诗经·邶风·式微) 5.微子之言,吾不知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致 1.与子尾邑,受而稍致之。(左传·襄公二八年) 2.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

解释下列各组词 致 1.与子尾邑,受而稍致之。(左传·襄公二八年) 2.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韩非子.夕卜储说左上) 3.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5.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道 1.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 2.沛公……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解释下列各组词 道 1.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 2.沛公……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4.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孟子·滕文公上) 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三)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